泉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流传中央融媒体 作者:曹莉茜 李波 张天宇 李艳 聂宏杰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2月19日新闻: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笼罩、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平安和人民幸福安宁。春节时代,我们的记者来到这里,纪录下边防一线官兵的忠诚与勇敢、坚守与奉献。
一大早,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蒙蒙亮,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已准备出发。根据设计,今天他们要对预定点位举行巡逻。
连长于松雷下达下令:“本次巡逻主要接纳徒步与搭车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根据适才的小组划分,登车!”
巡逻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小心。车外幽静的高原,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0年4月最先,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门路,频仍在疆域越线争控,试图片面改变疆域管控现状,导致疆域事态蓦地升温。
6月,外军果然违反与我方杀青的共识,悍然越线挑战。根据处置疆域事宜的老例和双方之前杀青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谈判,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谈判,一边占有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睁开殊死搏斗。支援队伍实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职员,付出了惨重价值。
在前出谈判和猛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还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严重边防斗争中,官兵们加倍懂得了边防武士的责任与经受;英雄事迹感召下,官兵们守边护边、不怕牺牲的信心加倍坚定。去年底,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所有自动申请留队,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战士付忠义以前本计划服役期满了就回家。然则,履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他加倍认清了边防武士的价值。付忠义说:“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有人团圆,是由于有人守护团圆。这个春节,在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官兵,学习英雄事迹、引发练兵热情,成为自觉行动。某驻训场上,一场坦克综合课目强化训练正在睁开。连长李传江先容:“我们行使冬季严寒时节,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官兵们士气一直很高,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今年1月,这个团列装15式轻型坦克。新装备到来后,若何充分发挥战斗力,成为全团上下最体贴的事情。春节时代,官兵们几乎没有休息,训练一直抓得很紧。战士牛鑫垚说:“现在我们有了新装备,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我们要加紧训练,加倍熟练运用装备,做到随时亮剑迎敌。”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完善。新式轮式救护车、全地形后勤运输车,以及新型保温营房、保温菜窖、防寒被装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先后配发军队,让驻守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官兵们有了坚实的支持保障。
千里热血边关,各处英雄屹立。只管已经立春,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气温最低时靠近零下30摄氏度。面临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河山,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指导员张志鹏告诉记者:“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愿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由于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由于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一代代边防武士,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誓死捍卫这片土地,成为他们最高尚的使命,最坚定的信心。某边防团政委王利军示意,我们珍爱和平,别人的器械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略祖国的领土和主权。我边防官兵始终切记卫国戍边神圣使命,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维护疆域地区和平安宁。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流传中央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