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政府面临溃逃,蒋介石暗地里谋害将大批的故宫至宝运往台湾。在1月尾前,他已经放置时任教育政务次长的杭立武向台湾运送了两批文物。

杭立武
那时从南京逃往台湾的人许多,以是等到杭立武回到南京准备运送第三批文物时,已经是连一条空船都找不到了。在水师司令桂永清的放置下,第三批文物终于登上“昆仑号”脱离南京。
然则“昆仑号”本是有任务在身,并不是专门用来运送文物的,以是沿途的口岸都要停靠。就这样在海上走走停停航行了20多天后,直到2月22号,船才到达了台湾的基隆港。

打着封条的文物
这最后一批文物的抵台,象征着蒋介石的运宝行动的竣事。从1948年12月21号到1949年2月22号,短短61天时间,杭立武将3批共计5522箱文物从南京的朝天宫库房运抵到了台湾基隆港。这五千多箱文物所有堆到了台中一个糖厂的堆栈。

清点文物
台中糖厂的堆栈条件肯定是达不到文物珍爱和珍藏要求的,只能暂时作为库房堆放解燃眉之急。杭立武也知道,长此以往一些古籍善本会因保管欠妥受到损坏。
杭立武是真正的爱宝之人,他第一时间就向蒋介石反映了问题。可是这个时刻的蒋介石正忙着在台湾放肆的政治洗濯,牢固自己的职位,哪有什么时间来管文物。

为了文物的平安,杭立武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想办法建一个堆栈。他和来台的故宫文物专家们最先为修建堆栈寻找合适的地址,最后,他们在台中平原的边上丘陵地的边缘——雾峰乡北沟村的村外找到了一个高地。
看中这个地方之后,杭立武又几回去求见蒋介石索要经费。一年多后杭立武才拿到了经费,修建存放文物的库房。库房建好之后,这批稀世至宝就被封存在了雾峰乡,一放就是15年。

上世纪50年代,工作人员在台北雾峰北沟库房中搬运南迁文物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才记起来,雾峰乡有一个堆栈内里全是瑰宝。逐渐的,台中的雾峰乡又热闹起来。1963年3月22日下昼,工作人员在对封存的文物举行例行检查的时刻,发现库房里的箱子上有一点水迹,打开之后发现渗漏的水滴浸湿了内里,这可把工作人员吓坏了!
很显然,雾峰乡库房已经知足不了展览以及存放的要求,于是介入珍爱这些精品文物的文物专家和原故宫工作人员团体给蒋介石写信,希望能在台湾新建一所正式的博物馆,用以存放这批文物。

台北雾峰北沟库房中搬运南迁文物
这一次蒋介石没有犹豫,很快建立新博物馆的批准文件和专项建设经费就发了下来。1964年3月初在台北近郊的外双溪,工程正式开工。1965年11月12号新馆完工,存放在台中雾峰乡3879箱25万多件文物,最先运往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几十年逐步蛮南迁流离失所的国宝们终于就此清闲了下来。2011年6月1日,来自大陆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的《富春山居图》之无用师卷,统一幅画卷历经灾祸之后,跨越海峡一千多公里的合并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被海峡两岸的国人赋予了深远意义。

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
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趋势,在苍劲有力的笔锋和气势磅礴的山水之间,获得了清晰的诠释。两岸和平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配合心愿。故宫国宝所承载的是所有中国人对5000年中华文明传承的共识,是一个祖宗一个中国的共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全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