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刚刚谢幕不久,人们的视线又随着《燕云台》的播出,被拉回到萧燕燕(萧绰)和韩德让这对同伴的身上。那么,历史上现实版的萧太后和韩德让到底是什么关系?
979年,宋太宗发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宋军围攻幽州,打了半个月也没希望。辽军守将就是韩德让。宋军在之后的高梁河会战中惨败,韩德让介入了进攻。宋太宗在逃跑时腿受了箭伤,未便骑马,只好让人找了辆驴车逃命。
982年,辽景宗外出狩猎得了急病,死在了云州(今山西大同)。临死前,他让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续皇位,由皇后萧绰辅佐。萧皇后最近几年一直代身体欠好的辽景宗处置朝政。她头脑伶俐,做事利落,把国家交给她,辽景宗很放心。
耶律隆绪即位,这就是辽圣宗。萧皇后——这时是萧太后了——辅佐辽圣宗治理辽国。孤儿寡母看起来好欺凌,辽国的宗室人多势众,再加上宋辽不时在疆域开战,萧太后的日子并欠好过。不外,伶俐的萧太后很快争取到两位主要人物的支持。
这两位大臣一位叫韩德让,一位叫耶律斜轸,看到萧太后的眼泪,他们都信誓旦旦地示意会对新天子忠心。耶律斜轸会站在萧太后这边,是因为他是萧太后的侄女婿。而韩德让支持萧太后嘛,听说他们的关系非同寻常。
韩德让的祖父是韩知古,6岁就被契丹军掠为奴,厥后被耶律阿保机重用,官至中书令。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支持景宗耶律贤上位有功,封为燕王。韩德让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凭据听说,萧太后少女时代曾经与韩德让有婚约,只是还没来得及娶亲就被选进皇宫,做了皇后。她需要倚重韩德让,于是决议跟他重修旧好。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私下对韩德让说:“我们在一起,天子就等于是你的儿子。”
在韩德让等人的辅助下,萧太后撤换了旧臣,夺取了兵权,辽国的事态重新稳定下来。宋朝有位驻守北部疆域的官员以为契丹由萧太后执政,宋朝有机可乘,就给宋太宗写了封信,建议发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
986年,宋太宗派出三路雄师北伐,那时是雍熙三年,以是历史上把这次军事行动称为雍熙北伐。
战争开始时,局面临宋军异常有利,可是很快情形就变了。主帅曹彬手下将领请战心切,自己也心动了,于是,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贸然出击,结果在涿州四周的岐沟关被耶律休哥率领的契丹军打败,损失惨重。这次北伐失败了,还引发了杨业战败被俘,绝食而死。
1004年,韩德让从萧太后南下攻宋。萧太后也是一位女中丈夫,在有孤军深入风险的情形下,与北宋签订了对辽有利的《澶渊之盟》。北宋使者曹行使到辽军大营时,见到的是萧太后和韩德让两人并排坐着。
辽的国家大事都由萧太后和韩德让商议决议。萧太后行使摄政职位,赐韩德让皇族姓氏,成为契丹贵族。后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对其“至父事之”。
韩德让的了局并不像历史上的其他“亚父”那么惨。1011年,韩德让从伐高丽,还师,卒于军中。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