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昂
“赐绣袋案”震惊了景泰帝,他一直疑惧着这样的事,接下来他决议狠狠袭击政敌孙太后,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废立太子。
朱祁钰一直想“易储”,废掉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苦于没有正当的理由,“难于谈话”。若何搞定外廷大臣呢?这时兴安、王诚、舒良等人为朱祁钰出谋——行贿大臣!
这些内监们以为,人总是可以用钱买动的,阁臣也不破例,先分外赐点儿钱给他们,也不用多,只要他们知道这是分外的恩赐就行了。若是他们收了钱,往后的话就好说了。那时的阁臣有首辅陈循、次辅高榖,以及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镃,共计六人。景帝陆续把这六人逐一找到,先把他们每人都夸奖了一番,然后犒赏首辅、次辅两人各一百两,以下的四人各为五十两。犒赏的财物虽然不多,但却是朱祁钰的一种试探,看他们对“易储”问题抱什么态度。被晋爵和犒赏的几个大臣面面相觑,只得接受,解释他们也将支持朱祁钰“易储”。

普度寺大殿,位于故宫东华门四周
天子向自己的臣下行贿,真可谓是千古奇谈。除了直接行贿外,朱祁钰还提升迎驾有功的都御史杨善、王文为太子太保。正当皇上在逐步笼络和收买大臣时,正好发生了广西土官都指挥使黄上疏建议“易储”事宜,加速了替换皇太子的历程。
黄是广西思明州土知府黄的庶兄,守备浔州。景泰三年(1452),黄以年迈致仕,由其子黄钧承袭知府。黄阴谋争取知府的职位,假传上司下令征兵思明府,到深夜突然进入府城,杀了黄全家。黄的仆役逃出,到巡抚和总兵处告密,巡抚李棠和副总兵武毅经观察属实,立刻上报朝廷,并逮捕了黄父子。为了求得朝廷恕罪,黄急遽派心腹千户袁洪携带大量财物到京师去向权臣行行贿,上章请替换太子“永固国本”以迎合天子心意。黄这个投契还真的准,朱祁钰正苦于没有重提废立太子的由头,览章奏大喜:“万里之外,乃有此忠臣!”立刻下令释放黄父子,还将其加官进禄,升为都督。接下来朱祁钰命礼部集群臣集会废立太子事,人人心里以为不能,但都不敢直言。此时司礼监太监兴安高声说:“此事今不能已,不愿者不用署名,何迟疑之有!”话都这么说了,谁敢不署名?效果人人联名合奏:“父有天下,必传于子。”“陛下膺天明掷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今黄所奏,宜允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