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确立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家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末代天子的溥仪,由于其身份的特殊,在他身上也确实存在许多故事。

溥仪
影戏《末代天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颇为心酸:成年以后的溥仪回到故宫,曾经的家需要掏钱门票才能进,进入宫殿的溥仪从龙椅下掏出自己小时刻藏在下面的蛐蛐,喜悦地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前半生犹如潮水一样平常涌上心头,溥仪的一生,就像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的诗篇,荣华背后是无尽的寥寂。

幼年溥仪
溥仪出狱以后,需要挂号户口。当溥仪对询问自己的民警说自己住在紫禁城的时刻,连派出所所长都愣住了。没办法,所长只好说,你跟谁住一起你就写谁的住址吧。
于是溥仪只好挂号了五妹的地址。
溥仪是道光帝七儿子奕譞的五儿子的儿子,这么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点绕口?
这么说吧,溥仪是摄政王载沣的儿子,道光帝的亲孙子。溥仪出生的时刻,慈禧年数已经很大了,然则依旧野心勃勃,她不希望大权旁落,于是就想找个小孩当自己的傀儡,好继续垂帘听政。
于是年幼的溥仪被迫和家人星散,被乳母抱着带进了皇宫。

载沣一家
由此,溥仪开启了自己悲痛的一生。

慈禧
溥仪5岁的时刻,爆发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孙中山和袁世凯举行了隐秘谈判,提出若是袁世凯让溥仪退位,那么袁世凯就可以当大总统。
于是袁世凯转头和皇室谈判,提出让溥仪退位后,皇室可以继续住在皇宫里,每年牢固领生涯费,私有财产依旧是皇室自己的,溥仪依旧是名义上的天子。
皇室一听,可以继续住在宫里,还有吃有喝,什么都稳定,于是就准许了。
溥仪在自传里写过这一段,说有一天晚上,一个大胖子来找隆裕和溥仪娘俩,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然后隆裕皇太后哭了,溥仪也哭了。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
溥仪刚退位的时刻,生涯似乎确实没有什么转变。他照常念书,学习满汉文字。
直到1914年,民国参议院意识到皇室的小朝廷一切照旧,影响了民主化,于是民国方面要求对皇室的小朝廷举行整改,限制了小朝廷许多权力。
1917年6月14日,张勋叛乱,拥护12岁的溥仪再次坐上龙椅,不到一个月,段祺瑞带兵进京赶走了张勋,把溥仪又赶下了龙椅。
这样频频动荡,给溥仪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张勋复辟
7年后,冯玉祥带兵进京,不仅抢劫皇宫财宝,还强制溥仪脱离紫禁城。溥仪无奈逃去了父亲载沣家,接着去了日本大使馆,然后搬进了天津租界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拥护下再次登位,建立了伪满洲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溥仪被作为战犯关进了牢狱,厥后被移交给新中国政府革新。

伪满洲国溥仪登位
三年的牢狱生涯里,溥仪努力革新,没事写写自传,居然很快就被特赦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三年就出狱了。
首次接触新中国、新社会的溥仪需要重新挂号户籍,在派出所里,户籍警问他住哪,他说:紫禁城。
户籍警也愣住了,又问他的名字,他回覆:爱新觉罗·溥仪。
派出所的所长只好说,你跟谁住就写谁的名字吧。

溥仪晚年重回故宫
溥仪这一生,崎岖又传奇,实在并不是他自己的错,只能说时势动荡,大靠山云云,时代下的人们也是身不由己。
谁能想到,一个末代天子在王朝落幕之后,甚至连个家都没有呢?或许他实在是有家的,只是他以为的家是紫禁城,已经成为了人民的文化遗产。
溥仪的一生,就像他刚生下来就注定的运气一样,是时代的傀儡,一生都阻碍受人摆布,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他才学会了若何自立门户。对此,新中国政府也给予了他许多辅助,他也是幸运的,没有被当做时代的弃物。
对此你以为呢?